中心简介
康复特色
特色疗法
急问孩子16个月大是自闭
患儿家长问:我的儿子现在16个月了,...[详细]
首页 > 科教园地 > 信息内容显示
脑瘫康复治疗宜“三早”
文章来源:蚌埠禹会区残疾人康复中心    关注人次:努力统计中...    

  婴儿的发育有一定的规律,如两个月会抬头、4个月能翻身,7个月能独立坐稳,9个月会爬行,13个月能站立等等。但有些婴儿有早产、窒息或重度黄疸的病史,发育迟缓,该抬头的时候不会抬头,该翻身的时候不会翻身,坐稳、爬行、站立、行走及智力样样都比其它同龄婴儿落后,全身发软无力,或四肢发硬打挺易惊,少动或过分多动,吃奶无力经常呛奶,哭声微弱或尖叫,出现一些异常姿势,如抬不起头、头总爱扭向一侧、流口水、握紧手指不能伸开、足尖着地而足跟悬空和颤动等症状,这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,孩子可能是得了“脑性瘫痪”,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儿科和神经科检查确诊。

  脑性瘫痪是在小儿脑部发育完成之前,各种原因损害大脑所留下的后遗症,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前、分娩过程或出生后4周内损害到大脑所致。出生前的常见的原因有:母体患慢性病如糖尿病,遗传性疾病如苯丙酸尿症(先天性缺乏一种酶,导致体内代谢异常),妊娠时母体受外伤、感染或不恰当用药而影响到胎儿发育,妊娠中毒症,脐带打结或绕颈使胎儿缺氧,先兆流产、胎盘早剥及早产。分娩过程的常见原因有:产伤,窒息,吸入羊水,呼吸窘迫综合征。婴儿期的常见原因有:核黄疸,颅脑损伤,脑血管意外,高热惊厥和脑炎。然而仍有少数脑瘫患儿致病原因不明。

  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,在我国患病率约为1.8-4.0‰,脑瘫可以出现痉挛型瘫痪(俗称硬瘫),弛张型瘫痪(俗称软瘫),手足徐动(四肢不自主的动作)和共济失调(四肢动作协调困难);可出现单侧瘫痪,双侧瘫痪,四肢瘫痪或单肢瘫痪;常伴有智力低下,语言障碍,视力缺陷,听力障碍,生长发育迟缓,癫痫以及行为异常和情绪化,如果不能早期康复治疗,就会造成肌肉痿缩、关节强直挛缩和骨骼畸形,给患儿生活自理带来困难,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。如果家长能早期发现,医生能早期诊断,医院、家庭和康复机构能早期给予康复治疗,则能收到明显的效果,各种障碍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,各种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使患儿能克服自身障碍,达到生活自理,接受一定的教育和训练,长大能从事简单劳动,成为社会有用之人。可以说越早发现,越早给予康复治疗,越容易发挥个体潜能,则疗效越好。因此脑瘫的康复治疗关键在于‘三早’早期发现,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。诊断和治疗是医生的天职,但早期发现则责无旁贷落到家长身上,如何早期发现脑瘫呢?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脑瘫症状之外,还有几种试验方法可供参考:

  ⒈俯卧:俯卧时,正常婴儿能用双手臂撑起上身,并抬起头。脑瘫婴儿则不会。家长用手抬起小孩的头部,正常婴儿没有抵抗,脑瘫的婴儿则有抵抗。

  ⒉仰卧:正常婴儿能展开四肢仰卧于床上,脑瘫婴儿则头部转向一侧,这一侧的手脚伸展,另一侧的手脚屈曲。家长用双手去逗仰卧的小孩时,正常婴儿能用双手来玩家长的手,且仍可保持平卧。脑瘫婴儿则是抓紧家长的手不放,甚至悬起上身。

  ⒊端坐:家长用手按压在端坐小孩的背后,正常婴儿较稳定,仍可坐稳。脑瘫婴儿则不稳定,很容易低下头向前倾,伸开双手上下摆动。

  ⒋站立:家长双手握住小孩两腋下,让其双足着地,正常婴儿呈现足底着地的正常站立姿势。脑瘫婴儿则出现足尖着地,足跟悬空,两腿交叉的独特姿势。

  ⒌倒提:家长用手抓住小孩一条腿从卧位倒提起来,正常婴儿会屈起另一条腿以对抗。脑瘫婴儿则伸直双腿任您倒提,无明显的对抗反应。

 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应选择正规的小儿脑瘫康复医院,采取综合疗法进行康复。包括针灸疗法、推拿疗法、物理治疗、手术疗法、运动疗法和各种训练。如大运动训练:训练爬行、翻身、坐起、站立和行走;语言训练:训练发音、说单词到简单句子;日常生活能力训练:训练穿衣服、吃饭、大小便、洗脸等等。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是脑瘫康复治疗的优势,特别是头针疗法和推拿疗法,适合各种脑瘫患儿。只要尽早康复治疗,家长密切配合,坚持不懈,孩子都能取得很好的康复疗效,也有孩子康复后已经上上了幼儿园。